2018/10/9 11:50:00
想做好翻譯,還是要從文化出發(fā)
中文與英文上的翻譯存在一些差異,例如漢語中的“龍”在德語中翻譯為“Drachen”;
表面上看意義等值,但在中德文化中表示的意義卻大相徑庭。中國文化中龍是一種圖騰;
中國人稱為龍的傳人,古代皇帝都穿龍袍、繡龍旗,而在德國文化中,龍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是惡魔;
在神話和童話中,勇士單槍匹馬屠龍救公主的故事屢見不鮮。在翻譯時,如果直接對應翻譯,會使讀者感到困惑。
因此必須加以解釋或注釋。再如:德文中合成詞“Fachhochschule”按字面意思中文翻譯為“高等??茖W校”。
事實上德國的“Fachhochschule”一般年限為4至4年半,畢業(yè)文憑是被中國承認的學士,這與中國的高等??茖W校完全不同。
學生必須了解這一背景,在翻譯時將“Fachhochschule”一詞翻譯為與中國相對應的“應用技術大學”。
中外文化比較。一般認為,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的形成與該民族的文化是交織在一起的。
因此,翻譯中欲從根本上了解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形成的根源,必須了解該民族所獨有的文化。
在翻譯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系統(tǒng)性地學習中國和外國在歷史、地理、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具體可采取選修課、講座或論壇的形式進行。
引導學生分析和比較同一歷史時期不同民族發(fā)展進程中的快慢、特征和該民族思維發(fā)展過程中的決定因素,從而抽象出中外文化和民族思維方式的異同。
中外語言對比。語言的發(fā)展與一個民族的文化、歷史、地理等因素密切相關。
了解一種語言的起源與發(fā)展,必須從語言的歷史著手,從整體上把握語言的起源和演變。
在翻譯教學中,由于課時所限,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采取課后閱讀、集中討論的方式進行。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抽象出各語言的特點,從宏觀上對漢語和外語這兩種語言的形成、發(fā)展、特點有所把握。
其次,通過對漢語、外語兩種語言文字在語法范疇、句法、詞義、篇章結構和思路上的分析和比較;
抽象出漢語、外語兩種語言因思維方式的異同而各自產生的特點。在翻譯教學中,應選取中外語言對比和翻譯的關系方面的書籍;
通過課堂講解或指導學生閱讀、組織討論的形式進行學習。教師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獨立分析漢語、外語的語言結構特點;
并在翻譯過程中掌握一定的翻譯方法和技巧以克服中外思維差異性所帶來的障礙。
在翻譯技巧訓練中,教師應通過具體的實例分析來驗證這些差異性對翻譯的影響;
同時通過學生的反饋,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幫助其不斷修正自身的思維,掌握翻譯的基本方法。
應用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學習、模擬加實戰(zhàn)的綜合過程,需要打好詞匯與語法的扎實基礎;
提高閱讀的質量,擴大知識面,加深對中外文化背景的了解,提高文化素養(yǎng)。
翻譯存在直譯和意譯兩種,由于其隨意性比較大,所以對譯者的技術要求以及文化修養(yǎng)都是比較高,要從實際出發(fā),從語言以及文化中選擇,使得譯文信達雅。
——選自:樂文翻譯
樂文翻譯目前是國內專業(yè)的翻譯機構之一,樂文翻譯秉承“誠信 專業(yè)”的服務理念,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流服務。了解更多信息:請發(fā)郵箱:abc@lewene.com或直接致電:400-895-6679咨詢。
99%的人還閱讀了: